這是在2006年就讀交大時,參予劉育東(Aleppo)教授的研究計畫,需要製作一個1:100的大連電子公司大廳內的自由形體模型去參加深圳建築雙年展,當時學校有個設備稱為快速成型機(Rapid Prototyping Machine),這是一個可以將3D模型輸出成ABS塑膠的實體模型,只要你將3D模型輸出STL的檔案再匯入軟體(Insight)內計算,RP就可以開始製作模型了,對於現今建築或者是工業設計者提供了在製作模型上的新方向....





About Rapid Prototyping Machine

1987 年美國3D Systems 公司,率先推出第一部RP 系統,稱做立體快速成型機(Stereo Lithography Apparatus,SLA),這個系統的推出,立即獲得工業界熱烈地回響。快速成型的技術近年來被醫學、機械組件開發、工業設計、建築設計廣為被探討。RP的功能主要結合CAD/CAM技術、分層製造技術(Layered Manufacturing, LM)、材料增加成型(Material Added Fabrication, MAF)技術,不同於傳統的切削成型(如:車、削、刨、磨)、接合成型(如:焊接)或壓迫成型(如:鑄、鍛、粉末冶金) 等加工方法,其原理是由CAD 建立3D模型,以分層(Insight)軟體算出模型每層的斷面,再依不同的2D 成型方式(如:雷射燒結、噴膠...等),製作各層斷面模型,在逐層堆積成實體3D模型,這種加工方式可製作任意幾何形狀的模型。


RP裝置應用在建築設計上的優缺點,如下列所述:
   優點:
(a) 虛擬的模型可以被輸出成可觸及的實體物件。
(b) RP輸出的模型可以用來檢視設計的成果。
(c) 可精確的輸出1:1比例的實體模型。
(d) 允許複雜設計的可能。
(e) 自動化的模型製造過程。
 
   缺點:
(a) 在創造的過程所耗費在生產製造的時間過久,造成模型在呈現和設計之間無法接軌。
(b) 輸出模型上還有尺寸的問題,較大的模型需要去分割和拼組時間上是相當消耗的。
(c) 部份RP裝置需要支撐材料。
(d) 材料成本昂貴,價格尚未普及化。
(e) RP的顏色尚未健全,僅能呈現單色系,無法表現建築上的材質。

More Photo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st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